楊勇(左二)助學走訪山區 姓名:楊勇 性別:男 年齡:45 職務:上海累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工作時間:1998年10月 入黨時間:1996年07月 “陽光”志愿者 助力愛心公益 楊勇,1972年出生于貴州省一個貧困少數民族家庭,因家境貧寒,高中畢業放棄求學去參軍,2004年扎根上海,先后從事過保安、酒店服務員、流水線操作工、編程學徒及師傅、設計學徒及師傅、設計部主管、項目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2014年成功創業,目前開辦一家汽車零部件檢具公司。 與楊勇接觸過的人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精氣神’,他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貧困山區走向大城市打工并成功創業,與他的堅忍不拔,奮發向上分不開的,他熱心公益事業,長期參與或組織各種公益活動,他身上擁有很多不拿工資的頭銜:黨員、新居民代表、新居民管委會委員、民族聯合分會理事、社區調解員、輿情員、上海市志愿者、支教老師、陽光助困志愿者及“陽光助困”組織副負責人、寶貝尋家志愿者等等。他也曾榮獲過多項榮譽,如“嘉定區最美家庭”、“2014-2016年度外岡鎮十佳老大人”、“外岡鎮學習型示范家庭”等等。 助學活動現場部署(右三) 楊勇曾堅持十年如一日,不間斷向貧困學校輸出愛心支教志愿者,堅持組織社會力量捐資助學;他也曾放棄汽車檢具工程師的高薪遠赴貧困山區支教,身體力行與多名貧困學生結對并長期資助;作為“寶貝回家”尋親組織最早的義工成員,他也熱心參與被拐兒童尋親,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成功參與過幾例被拐兒童成功尋親的事件,在“貴州一家被拐只剩啞巴老漢一人”的案件中,他在案情偵破及后期的倡議資助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貴州被拐至河南20年的任同友小伙子也在楊勇的努力下成功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楊勇不僅致力于支教助學,還積極與“陽光助困”組織聯合開展支教助學活動:為貧困孩子配對資助人,為資助人尋找貧困生源,進行“一對一”結對資助或“多對一”、“一對多”資助。2009年他組織全國各省的陽光志愿者遠赴貴州、四川、陜西、甘肅山區走訪調研并資助貧困學生,2013年開始他以“點對點”的方式開展“上海對甘肅隴南”助學活動。長期的助學結對引起了嘉定區民族聯合會關宇輝會長的注意,關會長對他的行動表示非常肯定,并號召大家多參與這樣的活動。去年冬天,“陽光助困”聯合嘉定區民族聯成功舉辦了一次“暖冬隴南”的愛心活動,關會長及顧萃英秘書長發動民族聯成員捐錢捐書捐衣物,退休教師沈揚阿姨還組織社區大媽們動手制作頭花送給甘肅隴南的小姑娘,本次活動引起了當地強烈的反響,隴南市西和縣電視臺全程跟蹤采訪并錄制節目報道。 山區助學獻愛心(左二) 長期的助困助學讓楊勇掌握了很多幫扶經驗,他提倡“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為此,他積極幫助畢業生到來上海打工就業,鼓勵他們學習一技之長,他在公司成立發展之際,主動吸收貧困少數民族青年到公司做學徒,學鉗工技術、三次元測量技術、檢具工裝設計等,幫助他們學習技術、掌握手藝、增加收入。經了解,楊勇深知少數民族普遍相對貧困落后,因此公司招工都優先考慮西部少數民族青年,包括水族、布衣族、狀族、侗族等等。 作為民族聯合分會理事,楊勇還長期致力于民族團結工作,組織民族代表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融入社區,引導少數民族同胞自覺抵制極端宗教信仰,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管是禁毒宣傳、法律法治宣傳日還是反邪教宣傳,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節日到來之際,他還協助鎮統戰部王申炎干事及民族聯合分會會長鄂莞婷一同走訪少數民族代表,送上節日慰問,同時召集少數民族同胞共同參加社區節日活動,努力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氣氛。 作為社區調解員及區宣傳部聘用的輿情員,楊勇主動組建了社區及新居民QQ群和微信群,通過這些平臺,隨時隨地引導居民合理表達訴求,解答政策疑惑,化解居民糾紛,把社區糾紛化解在萌牙狀態。如今年年初外岡的垃圾焚燒發電站爭論風波,他配合鎮綜治辦做了大量的勸解工作成功疏導民怨,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認可。此外,他還以輿情員的身份不定期向區宣傳部發表輿情報告,得到了區委宣傳部殷大偉老師的肯定。 作為一名非在職黨員,楊勇同志始終勤勤懇懇,視黨員宗旨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無私的為群眾服務,把群眾的冷暖常系于心。作為一名新居民,他很高興能夠融入社區,積極奉獻自己的力量,傳播正能量,今后,他會繼續認真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投身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 原文出處:中共嘉定區委組織部 http://dangjian.jiading.gov.cn/lczx/content_412068



Contact: 楊勇
Phone: 18121026483
Tel: 021-59960761
Email: yangyong@m.fast-eyes.com.cn
Add: 上海市嘉定區匯德路600號